正光大師和伊幹眼睛瞪得老大,看著眼前金碧輝煌的佛殿。
“怎麼回事?”
正光大師問。
伊幹一句話也不敢說。
“你幹了什麼!”
察覺到伊幹臉色不對,正光大師厲聲問了一句。
“沒……沒什麼,就是在香爐裡倒了一些心塵進去。”
伊幹秒慫,抖了一個激靈便直接坦白。
“心塵?竟然是心塵!?”
正光大師驚訝了。
仙界的大部分仙人都知道心塵,因為在修煉成仙的過程中,修煉者常常需要鍛煉心境,掃除心塵。對他們這些已經修煉飛升的大佬來說,多多少少都曾經從自己身上掃除一些心塵。
但是這些都已經是在凡間的事,自從飛升仙界以後,就再也沒有仙人見過心塵。
正光大師把心塵放到鼻子前聞一聞,金碧輝煌的廟宇竟然又一陣震動,似乎又要擴大的樣子。
他立刻謹守心神,把內心的慾望壓抑住。
很明顯,廟宇的變化隨著正光大師心中慾望而動,誰也沒想到已經飛升仙界,正光大師仍然會被心塵影響。
誰也沒想到正光大師心中竟然潛藏了一個把廟宇做大的慾望。
正光大師深吸一口氣,閉上了眼睛,仿佛瞬間入定。
伊幹則是心情忐忑地坐在蒲團上,冷汗直流。
這是它在仙界的第一次作死,一改它原本慫得要命的狀態。
這其中有它被魔法師欺負的負面情緒,有得到心塵的開心情緒,也有想要打臉正光大師的叛逆心裡……
說到底,它就是被哥布林的本能控制了大腦,策劃了這一起作死行動。
作死瞬間很爽,但想起這裡是仙界,任何一位仙人都能隨手把它捏死,瞬間汗流浹背。
如坐針氈、忐忑不安、七上八下……伊幹站也不是,坐也不是,最後想了想,重新拿起木槌敲起了木魚,正光大師好像說過,念佛可以安定心神?
叩……叩……叩……
“阿……阿彌陀佛……阿彌陀佛……阿巴……阿彌陀佛……”
語無倫次的佛號加上木魚聲再次響起,原本正閉目入定的正光大師睜開了眼睛。
“唉!”
他歎了一口氣,伊幹雙耳豎起,手中木槌卻敲不下去了。
“我本認為,能夠飛升仙界就證明我修行比人更精進,距離得道成佛更接近,走在了最正確的道路上。卻不想正是這個高傲蒙蔽了內心,看不到自己心底最深的慾望。”
正光大師又歎了一口氣,繼續說道:
“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我若真的無欲無求,何須一座佛廟?一心念佛?一意求道?有欲也罷,最要不得的是我有欲,卻看不見,不承認。細想起來,在仙界的這些日子,心境反而比飛升之前更差了。”
正光大師看向瑟瑟發抖的伊幹,開口問道:
“話說回來,為什麼我被心塵影響那麼深,你卻一點事都沒有?”
伊幹一愣,才想起它也吸了許多心塵燒起來的煙霧,怎麼一點事都沒有?
不對,它有慾望,正是因為作死慾望熊熊燃燒,它才會把心塵撒進了香爐裡。
哥布林本就是靠著本能驅動智慧的生物,雖有腦袋,但腦袋是為了本能而用的,跟正光大師這種運用智慧克制慾望,精進修行的仙人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生物。
“因為我是哥布林,靠本能驅使腦袋的生物,慾望本就自然被放到最大。所以心塵根本加強不了我的慾望。”
伊幹說。
正光大師聽完一陣細想,哈哈大笑了起來。
“哈哈哈哈!我一輩子視慾望為洪水猛獸,用戒律約束自己,用佛法精進自己,避免自己陷入慾望的深淵。結果真碰到了強烈誘惑的時候,反倒不如一只讓慾望控制腦袋的哥布林。”
正光大師重新平靜下來,看著仍然舉著木槌,冷汗直流的伊幹說道:
“你不用害怕,我不會傷害你的。我還要感謝你今天帶來了心塵,我才能發現自己修行上的盲點。緣也好,因果也好,正是我過去傲慢地強硬要求你修行,現在才會被你用心塵上了一課。”
“從今天開始,不用再每天來這裡念佛了,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,走你自己的路。接下來我要入定閉關,認真思考飛升的這幾百年我到底修了什麼。佛廟要暫時關閉一段時間了。”
聽完正光大師的話,伊幹才漸漸放鬆下來。
“那我以後不用天天來念佛做早課了?”
伊幹問。
“不用,我念了一輩子的佛,仍然扛不住誘惑。表現還不如你這個放縱了一輩子慾望的哥布林。我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你念佛呢?”
正光大師自嘲說道。
伊幹很開心,感覺自己終於解脫了。但是看到正光大師因為自責而突然憔悴的臉色,心中又有一點不好受。
“那……我走咯?”
伊幹不知道能為正光大師做什麼,要它再回來念佛是絕對不可能的。所以它決定先離開,讓正光大師自己調整調整心態吧。
“走吧,接下來我要閉關,這個寺廟暫時不開放了。”
正光大師說。
伊幹點點頭,跟正光大師說了句再見就往佛廟外面走去。
但是走到門口,伊幹又轉頭疑惑地看著正光大師。
“大師不把廟宇變回去嗎?”
伊幹問。
“變回去?”
正光大師愣了一下。
“對呀,就是……我雖然不太明白你在煩惱什麼,但感覺寺廟變得如此金碧輝煌,並不是你想要的結果。既然不想要,那變回去不就好了?”
伊幹問。
正光大師聽完一愣,又笑了起來:
“哈哈哈!你看得倒比我透徹。沒錯,只要變回去就好。但是我現在就算把廟宇變回去了,廟宇也會重生。心境達不到,怎麼拆都沒用。我還有一段修行路要走,等到哪一天我能親手把廟拆了,就能直接把廟變回原樣了。”
“這還不簡單?我幫你拆不就完事了嗎?”
伊幹說完,砰砰砰就拆了一面墻。
正光大師額頭青筋一跳。
~~~~~~作者的話~~~~~~
關於慾望這件事,哈哈哈!
不是大師修行不夠,只是人都有盲點,有時候需要他人的幫忙,我們才能發現自己的盲點。
在這部作品的角色設計裡,正光大師其實是有一點自大的,而也就是這種“自以為為你好”的自大,導致他看不到自己的問題。
人無完人,就算仙人也一樣,這點倒是和佛教論述一樣。在佛教裡就算菩薩都無法達到完全的空、絕對無欲無求的狀態,所以仍然有觀世音的“大悲”,地藏王的“地獄未空誓不成佛”等。
我把僧人寫成有慾望,不是要黑佛教啊,只是借用了一些佛教常見的哲學和觀念,希望大家會喜歡。